1.評鑑組織與運作
1-1評鑑組織
以校長為召集人,成員包括子計畫主持人、業務處室主任與組長。其職掌:校長-召集和主持自主管理會議,統籌計畫之推動與發展;教務主任-承辦主任,負責計畫業務之推動,彙整相關報表及成果;其他處室主任、組長-負責行政支援工作;子計畫主持人-召開子計畫社群會議、出席定期推動會議、負責成效檢核,檢討進度、經費,並商討執行策略;子計畫成員-出席子計畫社群會議及評鑑小組會議,填報成效檢核表件。
1-2評鑑小組之運作
(1)子計畫社群會議:每6週召開,商討執行策略,檢討進度、經費、成效。
(2)評鑑小組會議:每8週召開,各子計畫主持人應於會議中提出成效檢核結果、問卷結果、進度與經費執行率等進行綜合報告。
2.課程實施評鑑規劃
2-1課程評鑑規劃及內外部評鑑
(1)延聘本校課程發展委員以及校外技職教育及課程方面之學者專家擔任評鑑委員。
(2)依據課程型態研訂具備量化及質化之課程評鑑機制。
(3)課程評鑑機制以質性描述為主,內容包含課程發展機制、課程資源之充足性、實施進度、教材合適程度、時數安排、跨領域合作情形、關鍵概念連結程度、課程目標落實及與學生評量發展與實施之情形進行評鑑。
(4)每學期結束進行一次評鑑,評鑑資料將依「學科」及「課程型態」二類分別進行成效之分析,以利回饋修正課程及教學。
(5)評鑑之機制包含內、外部評鑑人。
2-2經費控管
每月統計各項經費執行的進度,確實掌握經費執行的實際情形,經費的執行與控管如表15所示:
表15經費的執行與控管表
項次 | 名稱 (項目) | 104年度課程與教學領先計畫經常門與資本門經費執行及控管表 | ||||||||||||
經費額度 | 執行率 |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
1 |
|
|
|
|
|
|
|
|
|
|
|
|
|
|
3.學生達標之評估與檢核方式
本計畫之課程設計旨在培育學生具備「敬業樂群」的基本特質,塑造學生未來成為一個成功專業人、社會公民及世界公民如圖4所示,而其達標之評估與檢核方式如表16所示。
圖4塑造學生未來成為一個成功專業人、社會公民及世界公民
表16學生達標之評估與檢核方式
課程目標 | 學生能力指標 | 檢核方式 |
社會公民 | 深入了解自我特質與優勢能力 | 1.學生參與相關課程活動之心得回 饋(正向回饋達75%) 2.學生對職業技術投入之定向程度 達90% 3.學生於專題製作與小論文發表之內 容省思(省思關聯達75%) |
認識臺灣的產業與社會環境 | ||
認知自己對生涯發展的責任 | ||
正視自己對國家發展的責任 | ||
成功專業人 | 理解自己所學專業之對應職業內涵 | 1.跨群科專題製作成果發表件數,較 前一年度成長10% 2.專題製作競賽得獎件數,較前一年 度成長10% 3.小論文寫作投稿獲獎之件數,較前 一年度成長7% 4.學生參與各類技職相關之比賽與活 動獲獎數,較前一年度成長12% |
理解自己所學專業之對應職業所需能力與未來發展 | ||
具有探究科學/科技議題之知識與能力 | ||
具備自己所學專業之工作技術能力 | ||
具備再學習之能力 | ||
世界公民 | 瞭解國際間競爭與合作實際運作情形 | 1.參加各項國際競賽之次數每年1次 2.參加國際發明展之件數每年2件 3.學生接受國際訊息頻繁 4.國際交流課程每年每科1次,學生參 與之正向回饋達75% 5.學生參與相關課程活動之心得回 饋(正向回饋達75%) |
積極關注國際產業與技術等相關訊息 | ||
具有跨文化溝通之能力,能與人合作 | ||
實踐對全球永續之責任,有效率的能源和永續技術 |
4.計畫執行績4.計畫執行績效檢核
4-1續效管理機制規劃
績效檢核以子計畫與總體計畫2個層面進行績效檢核,詳如表17所示。
表17績效檢核之系統作法
層面 | 功能 | 管理工具 | |
表件 | 會議 | ||
子計畫 | 子計畫執行品質 | 1.活動/課程滿意度調查問卷 2.質化量化成效檢核指標評核表 3.進度與經費執行管控表
| 1.子計畫社群會議 2.推動會議 3.校際交流 4.專家諮詢輔導 |
總體 計畫 | 檢驗領先計畫是否符合學校願景目標並促進學生成功 | 1.整體認同(學生與家長)問卷 2.期中/期末成果報告 | 1.推動會議 2.校際交流 3.專家諮詢輔導 |
4-2模式與流程
由定義「績效」開始,計畫執行前須完成此步驟;計畫執行歷程須定期評量績效達成率,以找出績效達成或未達成之因素,尋找策略修正,以維持品質,強調績效檢核之「形成性」用途,二者之間的關係如圖5所示。
圖5 南港高工領先計畫績效檢核模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