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關於計畫 / 壹、校本課程發展潛力 / 二、課程執行潛力 / (一)校長課程與教學領導

()校長課程與教學領導

1.校長課程與教學專業進修時數與內容

(1)國家教育研究院聘請擔任10112年一貫課程綱要建議書諮詢委員,定期出席研討會議。

(2) 101-102年擔任高中數學課程綱要微調小組,定期出席研討會議。

(3)擔任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生涯規劃學科中心102年度諮詢委員。

(4)101103年度定期出席國家教育研究院12年國教課程總綱會議技術型高中及綜合高中分組)課程審議委員會議。

(5)具有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初階、進階評鑑人員,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初階及進階講師資格,定期出席相關研習課程與專家會議。

(6)參與教育部師資藝教司委託校長及教師專業發展辦公室成立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評鑑規準錨定小組,定期出席相關研討。

(7)教育部102學年度「校長教學領導初階人才培育」工作坊達24小時,並獲得教育部「校長教學領導初階人才」培訓認證通過。

(8) 103年度參與國家教育研究院「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在普通高中的轉化與支持系統之建構」計畫。

(9)100102學年度中小學國際教育初階及進階研習,達60小時並取得教育部認可之國際教育專業人員資格。

(10)參與英國文化協會聯結教室教師專業發展講師培訓課程共達32小時,獲得初階國際學習、全球公民教育、跨文化及全球意識、持續性合作夥伴四個主題之研習證書。

2.校長課程與領導專業服務時數與內容

(1)擔任教育部綜合高中諮詢輔導專案(課程審查、訪視)委員。

(2)教育部中小學學校本位國際教育計畫審查委員。

(3)教育部高職優質化諮詢輔導委員。

(4)臺北市高級中等學校102學年度建教合作考核小組委員

(5)擔任102-103年教育部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區域人才培育中心(北北基中學組) 講師。

(6)擔任教育部原住民經費及推動原住民技職教育發展計畫之審查委員及訪視委員。

(7)100103學年度擔任教育部「北區國際教育中心」協同主持人。

(8)國家教育研究院聘請擔任102-103年擔任12年基本教育課程總綱研修職校/綜高分組委員。

(9)國家教育研究院聘請擔任102年擔任職業學校群科課程綱要化工群、商管群、動力機械群課程綱要及職業學校群科課程綱要設備基準化工群設備基準審議委員。

(10)教育部技職司委託主持105學年度綜合型高級中學課程綱要修訂計畫。

3.校長課程與教學領導帶領情形

(1)成立課程與教學提昇社群:為學校發展永續的資源,組織系統、文化信念、人力資源及課程資源,從學校內部形成由下而上的教育提昇與進步的力量,將學校組織變成專業型組織。

(2)積極推動國際教育交流:為迎戰全球化潮流,國際化教育的多元樣貌因此隨之展開,成立「南港高工推動國際教育工作小組」,負責推動本校國際教育。本校推動國際教育的目標係在加強國際教育交流、建立夥伴合作機制、加強校園國際化、促進國際間之相互了解,最終達到充實學生國際競爭力、提升本校之教育品質。因此,本校在推動國際教育方面,設定以課程融入為主軸,希冀實施「深耕」的國際教育。

(3)積極推動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為配合12年國教推動,利用102學年度第一學期期初校務會議宣導鼓勵教師參加教師專業發展的專業課程,101學年只有16位的教師參加,至103學年度已有90%同仁主動參加,參加教師人數明顯大幅成長。

(4)積極推動與大專院校及產業界進行產學合作:

A.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台北捷運公司籌備規劃軌道車輛維修人員產學合作專班。

B.102學年度與師大工教系教授一同推動機械科汽車科及冷凍科進行高瞻計畫之能源議題創新課程發展教學是立並建置教學包的教學推展模式獲得102學年度之「優良高瞻計畫學校獎」。

C.102學年度冷凍科與東南科大簽訂產學合作計劃,以實習式建教合作模式辦理,期以提昇冷凍空調之產學競爭力。

D.102學年度承辦臺北市教育局「德國工業科技實習及文化見學團」,期帶動國際產業技術及發展議題,融入實務教學。

(5)學科教學研究會深耕:各共同學科及專業科每學期期初及期末均定期召開教學研究會,校長親自與會,針對各教學研究會所提課程及教學的發展方向均表示積極協助支持辦理,進而提升教學的成效。

4.校長觀課及走察情形

校長具有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初階、進階評鑑人員之證書並具有講師資格,投入教育部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北北基人才培育區域中心之工作多年,去年起帶領本校持續加入教育部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計畫同仁加入相當踴躍,透過教師參與,逐步鼓勵教師把教室打開,有更多同仁主動彼此觀課學習。校長關注學生學習,把握機會進入教室了解學生學習狀況,方式有二:

(1) 5分鐘左右之走察:以教學設計與學習促進之三角金字塔來評估與回饋,以「明顯、還算明顯、不明顯及未觀察到」四種等評估記錄。如圖2所示。

(2) 1節課之教學觀察:採用教育部之教學觀察表件與指標,以特定目的或詢問教師意願為對象,並在觀察前進行會談,以了解課程脈絡,觀察後則整理觀察之軼事紀錄,轉錄至教育部之教學觀察表,並與教師進行觀察後會談,引導教師重視教與學之脈絡,進行教學修正。

image

 

NKHS Curriculum Plan

     New education paradigm

  Key performance based

Highly adaptive based

Students center based 

image

最新消息

時間類別單位標題發佈點閱
跳至網頁頂部